26th ASA商業論壇:超越國界,賦能多元化

Keynote Speech: 
Empowering Diversity Beyond Borders:超越國界,賦能多元化
By Mr. Chevaan Daniel



【主題演講重點摘要】

在這場以「Empowering Diversity Beyond Borders(超越國界,賦能多元化)」為主題的國際演講中,來自世界各地的講者、學者與專業人士齊聚一堂,深入探討如何在多元化迅速擴大的世界中,透過領導力、科技與文化實踐,創造更具包容力與創新力的未來。

一、真正的「賦能多元」不只是接受,而是理解與行動

演講指出,這場名為「Empowering Diversity Beyond Borders(賦能多元、跨越疆界)」的國際會議,不只是主題名稱,更是一種實際的行動。來自不同國家與社群的人們,透過每月的聚會,建立起持續成長與理解的平台,體現出「不分疆界的多元包容」。這種長期交流機制,強化了跨文化對話的可能,也展現出對人類文明中「寬容」價值的尊重與實踐。

二、台灣作為多元社會的代表案例

演講者以台灣為例,說明台灣社會長期以來在多元文化上的包容歷程。無論在國籍、宗教、性別、政治意識形態等面向,台灣逐步展現出對多元的接納。尤其在性別平權與新住民議題上,已有實質政策與社會氛圍的改善,如同婚姻平權的實踐與對東南亞移民的融入支持,這些都是台灣社會積極面對多元挑戰的具體行動。

三、從「接納多元」邁向「賦能多元」

演講者受到現場啟發,反思指出:「擁抱多元」雖是起點,但仍不足夠。要真正實現多元共好,應該從被動的「接受」邁向主動的「賦能」,也就是:理解他者、欣賞差異,並給予實質支持與資源,讓多元族群不只是被包容,而是能參與、能發聲、能創造影響力。

小結:

本場演講強調,面對全球化與社會變遷,「多元」不該只是形式上的存在,而應轉化為實質賦能的力量。以台灣為例,雖已有許多多元共融的進展,但仍應持續推動制度性、文化性與行動性的賦能機制,從而真正實踐「跨越疆界的多元共榮」。

心得:

每次參加國際會議,都讓我再次體會「多元」不是一個口號,而是一個行動。
這次的主題是《Empowering Diversity Beyond Borders|賦能多元、跨越疆界》,特別觸動我的是——我們不能只滿足於「擁抱多元」,我們要學會「賦能多元」。

台灣一直以來都有著豐富的多元背景,無論是國籍、宗教、政治立場、經濟階層、甚至性別認同,我們越來越能包容、理解,並尊重彼此的不同。
我們開放婚姻給不同性別的人,我們迎接來自越南與東南亞的新住民朋友,讓社會更多元,也更有力量。

但我們也必須誠實面對:
多元的存在,不等於多元被看見。
接納,不等於賦權。
尊重,也應該包含理解、欣賞與支持。

謝謝今天的分享與啟發,讓我們反思——
身為一份子,我們可以怎麼讓身邊的多元被「看見」、被「聽見」、被「實現」。

多元,不該只停留在語言;
賦能,應該成為我們前進的方向。

#EmpoweringDiversity
#跨越疆界的理解
#多元是力量不是挑戰
#TaiwanForDiversity